r>
秦人,赵人,燕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必定和北狄殊死作战,即便是抵御不了,大周皇族也可以调集诸侯,在燕,赵,秦三个诸侯封地围剿北狄骑兵。

在这个山川跌宕,遍布城池的地方做战,就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弱骑兵的优势,给驱逐北狄做出保障。

正因为如此燕赵秦三个诸侯国,就构成了大周皇朝第三道防线。

但是帝国建立之后,这第三道防线就变成了不能让北狄踏足的禁地。因为帝都咸阳,就在第三道防线的中心点上。

除非迁都中原,不然这种危险始终都会存在。

但是帝国有第三道防线吗,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有。只不过这条防线,就在光天化日之下,人们早已习以为常,从来就没将它当成防线罢了。

这就是帝国的驰道。只不过人们一直以为,驰道的作用就是可以快速调集军伍,输送粮食军器,也是各地商贾快速运输货物的快速路径,却忽视了它的军事作用。

雁门守军出战冰原,屡战屡捷,一个是军卒的勇武,二是战马马蹄上的马蹄铁。

帝国飞骑征战天下,之所以所向睥睨,就是因为中原各国,在很长时间内,都是以战车为主,步卒为辅,从来就没组建骑兵的想法。即便是有小股骑兵,也是以侦查敌情,传达将帅的命令为主,而不是成为战场的主力。

不组建骑兵,一是因为战马的缺失,而是因为没有马鞍,马镫,还有马蹄铁。

骑兵骑在光背战马之上,奔驰不了五十里,屁,股就被铲烂了,两条夹着马腹的腿,也是血肉模糊。

而没有马镫,战士作战就不能使用全力。

随着战役的加重,马鞍和马镫也随之出现在七国的战场上,但是另一个问题就随之而来,中原和草原的地域截然不同,多山,多沙石路面,战马一旦长途行军,马蹄就会磨损严重,马失前蹄就是这样来的。

而帝国修建的驰道,更是以沙石路面为主,即便是黄土地,也夯实的极为坚实。没有钉上马蹄铁的战马,一旦奔驰在驰道上,那就是一个灾难。

而雁门出战,狼族飞骑的马鞍和马镫虽然简陋,但是毕竟有了雏形,将闾也曾经亲自检查过战场上俘获的狼族战马,马蹄上没有马蹄铁。这也是在冰原作战,狼族屡次失利的主要原因。

但是,胡毋敬竟然混蛋的派出装备精良的龙虎骑兵保护东胡世子,马蹄铁的秘密也就保密不了了,一旦东胡的战马全都钉上了马蹄铁,那驰骋中原就有了可能。-->>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