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是身穿太子袍服来迎接自己的,那是以君迎臣的礼节,虽然暗自差异这小子怎么这么大胆,但是从他行事来看,却是一个心思缜密之人,敢这样做必然有其原因。

所以,李牧也大胆的建议,调整雁门防务,很多事情,他已经想到了将闾的前面,这是一个真正出身行武的老兵,又在雁门之外呆了这么多年,熟悉这里的一山一水,想的自然要比将闾周全。

将闾很欣慰,九岁领军走出咸阳,各种艰险磨难经历的多了,但是真正能够帮助他的人极少,有时候,有些人不仅不能帮忙,反而拖后腿。

而这一次用兵,山川地理环境,都不如在中原作战,而敌人却是前所未有的强大,有这样一个老将在身边提点,心情也轻松多了。

“十年以来,帝国忙于内政,无暇顾忌草原,才让狼族趁机崛起,但是帝国防务,守成重于征讨,主要是依靠边塞,长城,烽燧,关隘构筑成层层防御,所以也就造成了雁门兵卒,骑兵少步卒多。

但也丧失了帝国军卒的机动性,近距离作战可以,但是,深入草原作战,却需要组建一支人数超过十万的骑军。”

李牧一边说,一边看将闾的脸色:“雁门距离九原将近两千里,没有骑兵就不能策应九原所部,但是,小股骑军在草原上根本就没自保之力,数量一旦超过十万,即便是狼族分兵来袭,也足以自保,甚至歼敌。”

将闾微微点头:“老将军这样分析的原因,是因为狼族虽然有四十万大军,却需要分兵驻守狼居胥山,而头曼也咬住了九原这块肥肉,不肯撒嘴。”

“不错。”李牧大笑,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简单:“草原地域广袤,狼族一旦兵败,可以四处分逃,但想要在草原上伏击他们,却并非易事,好的牧人伏地听声,就可以判断出几十里外,大军出动多少骑兵,从而决定是战还是逃。

如果帝国只想将狼族防御在长城之外,自然无需十万骑兵,但是,想要打一场歼灭战,却需要九原军和雁门军相互配合。”

将闾笑道:“我从南阳大营带来了七万兵卒,其中一万备军已经交给刘季了,剩下的六万,几次出兵草原战损一万五,仅存四万五千铁骑,雁门守军五万,上郡守军五万,但是他们需要驻守边关,不能出战草原。为今之计,只能从南阳调兵。”

“上将军还能请旨调兵。”李牧有些惊愕。

“调兵自然是可以。”将闾苦笑的看着他:“但是,我在接掌上将军虎符之前,曾经请命,武阳,雁门,九原三地全都归我节制-->>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