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过,当年的文质彬彬的书生,现在也是一方诸侯了。可喜可贺。”

赵平一笑:“都是太子栽培,赵平才有今日,临行之前,苏秦诸将一再叮嘱微臣,给太子行礼问安。”说完之后,又拜了下去,这次将闾却没阻拦,看着他郑重三拜。

赵平起身:“为臣终于松了口气,还以为这次回中原,见不到太子。”

将闾点头而笑:“你我君臣交于患难,现在已经可以共享安乐,也不负人生一场醉了。”

“那就喝酒。”蒙恬断过酒盏,将闾也拿出自家的私藏,每人到了一樽,相视大笑,一饮而尽。

赵平捧坛,给他们满上,就听将闾问道:“你可知道,李牧还在世。”

赵平一呆,手中酒坛差点跌落在地,随即惊喜追问道:“太子此言果真。”

蒙恬笑道:“我从九原归来之时,曾经路过雁门,在桃花林遇见了李牧前辈,聆听教诲,受益良多。”

赵平高兴的差点蹦起来,随即脸色一暗:“赵国对不起上将军,对不起师傅。”试探问道:“太子,臣能不能跟你去一趟雁门,亲自向师傅请罪。”

“有罪的不是你。”将闾笑道:“而且,父皇不日就来南阳必有封赏,这种机会你可以错过,但是,岭南二十万大军也能错过吗!”

赵平一叹,很清楚,这种机会是不能错过的,而且,皇帝急诏自己来南阳,绝不是为了封赏这么简单。

“你我都是官身,那个也休想自由。”蒙恬大笑。

赵平忐忑的看着询问道:“太子打算怎样处置师傅。”

将闾郑重的看着他:“孤问你一件事,你可要如实回答。”

“太子请问,赵平一定知无不言。”

“当年李牧,是否和农家有过瓜葛。”将闾慎重道。

蒙恬听的一激灵,手中的酒樽差点跌落在地。

而赵平却陷入沉思之中,好半响才道:“真正拜在老师门下的是赵嘉,不是臣,臣当年只是赵嘉的伴读,不过,当年六国抗秦,赵国也曾经参与其中。真实的情况,臣也不是很清楚。”

将闾沉吟不语,道:“当年李牧统军雁门,可曾失踪过。”

“太子在怀疑什么。”蒙恬惊道。

“武安君白起之死。”将闾苦笑:“李牧手中之剑镇岳,宽阔巨大,沉重异常,而农家有一个人用的兵器,却和他相差不多,由不得孤不怀疑。”

“胜七。”蒙恬恍然道,随即狐疑:“胜七修-->>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