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人的伪善只能蒙蔽一时,却蒙蔽不了一世,但是,父皇几十年来,对英雄名士,从来都是敬重结交。

帝国建立虽然只有十几年,但是,这群老臣跟随父皇却已经二十多年,父皇也从来也没有猜忌过他们,也从来没有因为功高震主产生任何的狐疑。

即便是政见上有分歧,只要不涉及帝国大政,父皇也会豁达处之,从不用皇权强迫其行事。

从父皇继位秦王,到如今的大秦之帝,只犯了一个错误,就是颁布逐客令,但是,父皇却听从了群臣的劝谏,很快收回了逐客令,并且重用了李斯。

这对一个帝王来说,是一件丢尽脸面的事,但父皇却甘于认错。

大秦东出,逐鹿中原,在那场风云变化的天下混战之中,父皇也没有一次根本性的失误。

之所以能够惊人明断,就是父皇信任这些追随自己的文臣武将,真正的做到了群策群力。

大秦之所以有今日,皆因为父皇在处理国家大事上,力求以最可靠的统帅来决定国家命运,而不是以国家命运当成赌注,轻易弄险,遭遇困境之后,马上悔悟改变策略。

这种事情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实难,而父皇对这群功臣的回护,也是有目共睹的。

即便是被天下儒生当成圣王的三代,夏周商,对功臣的杀戮也屡见不鲜,春秋战国更是如此,各国杀戮功臣遗弃贤能,更是长篇累牍。

即便是秦国,父皇没有当上秦王以前,也曾经车裂过商鞅,遗弃过张仪范雎、逼杀白起的耻辱事件。

唯独大秦帝国,除了吕不韦被驱逐,此后从无一个功臣出事,就连借机贬滴功臣的事情也从来没有过,所以才让大秦帝国,积累了雄厚的人才,傲视千古。

李由贩卖的物质之中,只有两项,米面和盐巴,对于青铜和军器,却没有一件。

而更让将闾狐疑的是,父皇用人,极为小心,却破格提拔李由为三川郡守。而且是如此的仓促突然,这是为什么?

将闾沉静了片刻,突然之间就笑了,笑的很邪魅,赵高一见就心沉谷底……

将闾笑的阳光灿烂,笑容更是如沐春风:“中车府令忠于帝国,不辞辛劳,让孤很高兴,李由违背圣旨,私自贩卖物资给东胡,孤也愤怒。但这件事涉及到了宰相李斯,孤并没有被父皇任命监察国事,既然证据确凿,还是由中车府令上书父皇,请示裁夺,孤不敢越权行事。”

将闾有点惋惜,他很清楚,这份奏折是赵高在投石问路,拒绝赵高,会-->>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