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色道:“我身为大秦太子,自然依法办事,违法者严惩不贷,这本来就是天道。”

“咳咳咳。”荀夫子被他气得一连串的咳嗦:“大秦律法什么时候成了天道。”

“诸子百家家家仰着脖子鸡叫,但是有几人知道什么是天道。”将闾皱着眉头:”道家虚无,老子教导我们,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但是美食美服就能从天而降吗,领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他怎么不去劝诫蛮夷不要窥伺中原。

儒家力主恢复周礼,井田制和农奴制度,岂不知三代不同制而王,春秋不同法而霸,难道天下人都是瞎子不成,看不到周礼制度的好处,之所以唾弃,就是因为这种制度已经落后了。

大禹开辟井田是让人安居乐业,那时候天下才多少人,现在大秦有多少人,几千万的泱泱大族,岂能以人人自律来维持国家的运行。

农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群泥腿子不专心钻研五谷之术,却妄想牧养万民,他们懂谋略之术吗,他们懂兵法之道吗!他们知道怎么样运转这个庞大的国家,才免于让庶民百姓免于战乱之苦吗!

他们什么都不懂,就懂得争权夺位,享受荣华富贵,这样一群心无大志的主儿,让他们成为中原大地的主宰,只能让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将闾喘了口气:“天地之道不是游戏,棋局输了可以推倒再来,但是天下输了,就会让中原成为匈奴放牧的草原,成为蛮夷的奴隶,生杀予夺全都操控在异族手中,到时候悔之晚矣。”

将闾说的是歪理,但是歪理也是道理,而里面也蕴藏着令人反省的东西,天道之所以无常,就是时刻在变化,而不是固定不变的。

天下从蛮古洪荒演化成王道,在从王道演化成霸道,而现在大秦一统天下,都是在变化的天道。

虽然天道飘渺不可测,但是人类社会的变化却是显而易见的。

荀夫子并不是迂腐之辈,换句话说他也不是什么真正的儒家,孔夫子虽然提倡因材施教,但是儒家弟子好像是从一个模子中刻画出来的,食古不化。

但是荀况因为质疑儒家仁教中看到了不足,从而抛弃了儒家的治世之道改学法家。只不过他虽然抛弃了儒家复古理论,但却希望天下施行仁政。

荀夫子一叹:“法家虽然富国强兵,但是弊端也是极大。”

将闾点点头:“老师担心的是,法家求治太快,而速度快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