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内乱,中山在顾重建国家。但为时不久,经过改革而强大的魏在先后击败齐楚并占领秦西河之地后,派乐羊、吴起灭掉中山。

中山人不甘忍受亡国之辱,在齐国的支持下重新复国,迁都灵寿。新王桓公很有作为,几次打败赵国的进攻,疆土扩展至五百里。从桓公开始,中山两代君主“身勤社稷”、“忧劳邦家”,自强自立,富国强兵。

当时,列国以战车数量衡量国力,中山国被称为仅次于战国七强的“千乘之国”。”

“但是中山国还是被秦所灭。”田仲一声叹息。

“先生又错了。”扶苏摇头:”灭掉中山的不是大秦,而是赵国。桓公复国之后主政近四十年,其继承者成王后期,不是韬光养晦,吸取教训,却忘乎所以,自我膨胀。

魏、赵、韩、燕为了对抗秦、齐、楚三个大国,互相称王,同时为了离间中山国与齐国的关系,鼓动中山称王。

中山成王头脑发昏,不顾齐国反对,非要称王不可。结果,图虚名而招实祸,失去了齐国这个比较可靠的支持者,使自己陷入孤立。到了中山王,简直骄横起来。

竟然忘记赵国在后,趁齐国出兵干预燕国内乱之机,大举进攻燕国。中山在这场战争中,“辟启封疆,方数百里,列城数十,克敌大邦”,甚至占领了燕下都。这样一来,中山国更是得意忘形。其实际“战果”,首先把燕国推向对立面,死敌增加了一个大国。

而且,这种有利的形势并没能维持多久,由于各大国出面干涉,施加压力,齐军很快撤出燕国。中山以倾国之力夺取的大片土地又为燕国收回。

中山王最宠信的是相邦司马喜。而司马喜擅政弄权,善搞阴谋诡计。季辛得罪了他,他令人暗杀季辛的仇人爰骞,却栽赃于季辛。中山王诛杀季辛,为他排除了异己。

阴姬与江姬争夺王后之位。阴姬便重贿司马喜,求其帮忙。司马喜亲自跑到赵国,极力夸赞阴姬的美丽,诱劝赵王向中山索要阴姬:再跑回中山,又劝中山王赶快立阴姬为后,以绝赵王之望。中山王遂立阴姬。

赵武灵王大怒,便发动了吞兼中山的战役。中山王早已被吓破了胆,只好割地求和,苟延残喘。两年后,赵军再次进逼。

中山国都灵寿陷落。当然,国家有难,必有忠臣。在抵抗赵军过程中,中山人吾丘鸠“衣铁甲,操铁杖以战,而所击无不碎,所冲无不陷,以车投车,以人投人”,抵抗是十分顽强的。然而,大势已去,军民的鲜血再不能使中山国死而复生。只是-->>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