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得益者是天下百姓,受损者却是刘公公个人,内阁为什么不能站出来承担责任呢?”

    刘瑾先还没听明白,听到后来大乐,原来是自已人,他正想谦虚几句,人群里忽然‘嗤’地一声笑:“马屁jīng!”

    殿里人虽多,可是很肃静,这句话清清楚楚传入刘瑾的耳中,他顿时脸sè一沉,黄景四下看看,找到了说话的人,立即不悦地冷笑道:“杨都给事,这个殿堂是议政的地方,请你说话斯文些,清丈土地,有利于朝廷、有益于百姓,难道谁能反驳么?”

    杨慎才学出众,但是毕竟年少,正是锋芒毕露的时候,那种沉稳练达的政治家,莫不是从一腔热血的少年时代一点点磨炼出来的,杨慎却还不曾遇过挫折磨难,加上举荐他的人是杨凌,老爹又是大学士,在官场人事上也很少遇到撩yīn腿、使绊子的,这xìng情还是冲动了点儿。

    他慢悠悠地起身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火能煮食取暖,亦能焚屋伤人。端看你怎么使用罢了,丈量屯田,确是一桩好事,屯军FǔBài已不是什么秘密,早该清查了。可是屯军将领不守法度,所以要查,如果这负责清查的人也不遵守律法,那么是解民以厄呢还是雪上加霜?”

    黄景做了十多年的给事中,杨慎一个毛头小子官却比他大,早让黄给事心中不满了,他冷笑道:“不要故弄玄虚,清丈土地,能有什么坏处?是怕那些贪官污吏们祸害的还不够么?”

    杨慎收了收袖子,往身后一背,悠然自得地踱着方步道:“问题是现在太过急功近利了,各地屯田有的被盘剥的多,有的被盘剥的少,只要查出被侵吞盘剥的土地,还地于民就是了。

    可是朝廷考核这些清丈人员的标准是什么呢?是你清理出了多少,清出的多便是功,清出的少便是过,户部给事中安大人,御史张大人负责大同地区清查,因为没有重大的问题可弹劾、找不出那么多被侵吞的土地还邀功,竟然以玩忽职守被关进监狱。试问,还有这么荒唐的事么?”

    “诸位!”杨慎拱手肃然道:“这一来派出的官员为了自已的政绩,溢额邀功、敛银请赏、任意劾治官员,甚至拷打边军的妻子,利用种种手段,把一些本来属于边军士兵的土地也冒作被军官侵吞的土地上缴朝廷了。

    百姓和士兵不但没有从中得到实惠,反而更加困苦,地方豪强士绅趁机大造谣言,煽动闹事,辽东锦州、义-->>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