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渊深三百仞,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

    以上就是昆仑墟在山海经里的部分描述,它的性质、它的形象、它的地理位置,都描述的很清晰。

    抛开昆仑墟是仙山,这种修仙小说设定,只从文字描述来看,这根本就不是一座山!

    什么面有九井,这些井还有玉石栏杆围着,什么门有开明兽守之,这种明显的门前石像,都无不揭示着,它就是一座建筑。

    反正绝不可能是什么自然景观,人工斧凿痕迹极度清晰。

    而昆仑的这种建筑特征,华夏文明一直传承着,不管到了哪个朝代,井都有木槛围着,顶多不是用玉。不管到了哪个朝代,大建筑门外都有‘镇门兽’,顶多不是什么九首开明兽。

    总之,这种文化习性,我们是一脉相承的。

    海外南经也写了:“昆仑墟在其东,墟四方。”,就说明了,这个建筑是个四四方方的格局结构,我们自古以来的建筑就是这样的。

    毕竟天圆地方嘛,我们文明打地基,从来都是追求‘方正’的风格。

    这不只是我的观点,自古以来,就不少文人这么认为,昆仑不是山,而是人工建筑。直到现在,主流学界也是这么想的。

    在良渚文明重大发现后,部分学者牵强附会,在反山、瑶山遗址群里到处找昆仑,一会儿说这个可能是昆仑,一会儿说那个可能是昆仑。

    我不喜欢这种行为,但毫无疑问,主流学界都认为昆仑是建筑。

    那么,它到底是个什么建筑呢?

    山海经说的很清楚,‘帝之下都’,这个帝,上古时期通常指老天爷,也就是‘上帝’,它是我们文明的至高神。

    当然,后来也开始有人以此冠名,比如帝尧帝舜、帝乙帝辛之类的,加了名号,就是人间帝王死后的待遇了。关于‘人帝’和‘天帝’的区别,莪以后会专门讲解,这其实大有讲究。

    但在这里的帝一定是指‘天帝’、‘上帝’。

    毕竟‘帝之下都’,就已经表明了它极度崇高的地位,以及上下的对应。

    是天上的‘上帝’,在人间的‘下都’。

    也就是说这是一座‘神殿’,地位相当于‘天坛’。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