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基本就不死不灭了,

可以说,命运完全自主了。

但天尊的道与通天教主不同,他顺天应人,更多的站在天地的角度考虑。业力是天道清除害虫的一种行为,对天地有利,自当顺应之。

这些肆无忌惮,毫无敬畏之心的生灵本就该被清除掉。天地生养万灵,万灵无一可报天地,反而为所欲为,要之何用?还不如尘归尘、土归土,将自身返还给天地。

有这样教他们改命的时间,还不如多收几个良善有德的弟子,向生灵多传授一些向善之道,救渡更多有善根的普通生灵。

反正靠那些业力缠身的弟子,肯定不可能将教派发扬光大。他们本就是靠吃人修炼的,还指望他们给人传道?如今人族是天地主角,有这些弟子在,如何使广大的普通生灵受益?

截然不同的教义,这这一天终于不可避免的产生对立,虽然二人都各退一步,最终没有继续争论,但三清心中都清楚,这是道之争,没有包容的可能。

除非有一方改变自己的道,但洪荒大神,哪一个不是心志坚定无比的人,选定的道自会一以贯之,不会动摇。

若改变自己的道,就是否定了自己的道,就等于否定了自己的过去,怕立刻就会道心破碎,身死道消。

所以大道之争,不死不休。因为彻底输的一方,往往心态崩溃,气数散尽,道心破碎。

不过能证道混元的人,当然不可能否定自己的道,就算一时输了,也不过失手一次,有无数的机会卷土重来,除非彻彻底底的被证明,自己所行的道,就是错的,没有一点对的地方。

此后,阐、截二教教义不同,所带来的裂痕分歧越来越大,矛盾甚至已经上升到亲传弟子的程度。而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也因彼此观点对立,而渐行渐远。

这并不是二人有仇,或者对对方不满,用现在的话来说,叫三观不合,但要严重严肃无数倍。二人道路南辕北辙,譬如水火,又各有坚持,是注定难以调和的矛盾。

老子将这一切看在眼中,心中叹息。这件事本无对错,不过是各自的选择和坚持不同罢了,谁也没资格让别人改变。

到了现在,双方都不再是一个人,各自代表了一个教派,矛盾对立随之不停放大,终于难以再调和下去。

这也是昆仑山太小,无法容纳三尊圣人的不同大道,使得碰撞越来越激烈。

“罢了,堵不如疏,道不同不相为谋。如其强行凑在一起-->>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