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这人虽然只是一尊大罗金仙,但辈分较高,曾在紫霄宫听道,与道祖也有师徒之实,算是天尊的同辈人。

元始天尊道:“道友是紫霄宫中客,福缘深厚,修为高超。虽然只是大罗,但也在道祖坐下听过斩尸秘法,贫道并无什么能教道友的。这拜师之言,委实不妥。”

那道人道号燃灯,是灵鹫山圆觉洞中一口棺材化形,因棺材之上常年燃着一盏灵柩灯,故号燃灯道人。他当年在紫霄宫听道时,只有太乙金仙的修为,许多大道秘法根本没听懂。

这听道不同于后世上课,没听懂就是没听懂,不存在记笔记之说,所以他所得大道不全,修为进境不快,至今还在大罗后期晃荡,比起紫府洲二代们都要不如。

为了得到完整的鸿钧大道,然灯道人遂放低身段,打算拜玉清圣人为师,这求道之心算是十分诚挚了。

“圣人容禀,燃灯虽听过道祖讲道,不过资质有限,百中不能得其一。今听闻圣人广收门徒,传道授业,燃灯不才,也有向道之心。望圣人垂怜,赐燃灯玉清妙法。”

元始天尊心中沉吟,这燃灯道人求道之心甚坚,一片诚心,委实难得,玉清大道并非不能传授,只是他毕竟跟道祖有过师徒之实,这辈分上实在不好安排。

燃灯见玉清圣人有所动摇,急忙再次下拜道:“求老师可怜弟子一片诚心,收弟子为徒。”

元始天尊暗叹口气,扶起燃灯,道:“罢了,你也是玄门弟子,修得鸿钧大道,与玉清仙法同出一源,传你大道并无不可。不过,你毕竟跟老师有过师徒之实,贫道最多只能受你半师之礼,算是代师传法。你就算作我阐教记名弟子吧!”

燃灯大喜,他是来求法的,只要元始天尊肯传玉清大道就够了,至于是不是亲传弟子,他并不是很看重,闻言急忙拜道:“弟子燃灯,拜见老师。”

元始天尊受了他半礼,对十四个弟子道:“燃灯道友是前辈高人,又是大罗金仙,我今封他为阐教副教主,代为师管理教务。你们当以师礼事之,不可怠慢。”

众徒弟没料到燃灯还有这般不凡来历,竟然还是传说中的紫霄宫中客,顿起崇敬之心,急忙拜一礼:“拜见副教主,拜见燃灯老师!”

燃灯笑着扶起众人,一起跟元始天尊到后山,开始学习阐教教规,并听天尊当面传道。

元始天尊总共只收了十五个弟子,但来昆仑山拜师的人何其多,老子又神龙见首不见尾,看样子没有多少收徒的打算,所以剩-->>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