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不管是英明亦或是昏庸的皇帝,这时候都知道该怎么做。皇帝什么事都可以容忍,唯独威胁到皇权的举动,发动反击是任何一个还能掌握全局的皇帝本能的反应。

  于是,张洎开始行动了。

  赵普在位的时候,卢多逊扮演的几乎就是他现在的角色,甚至比他现在还不如,那时的卢多逊只是一门心思往上爬,但是还未到能够威胁赵普的地位。那时赵普的大敌是当今圣上。所以,当宰相赵普被开封府尹赵光义赶出权力中心的时候,卢多逊和赵普两人之间还未发生过什么冲突,因此这两人之间的关系还比较平和,逢年过节的时候,如今位居宰相的卢多逊还要依礼向这位荣休的宰相送一份礼物,写一封书信,保持着礼节姓的联系。

  这就足够了,张洎不是个笨人,既然两人之间有联系,他有一万种法子让这两个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密切,一旦有事,再也脱不了干系。

  张洎刚刚掌握权力不久,想要扳倒卢多逊只能用四两拨千斤的办法。首先,他利用掌握的有限的人脉,给某些朝臣和地方官设置了一些麻烦,赵普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些遇到麻烦的官员都是曾经受到赵普提携,如今仍然属于赵普一脉的人。

  每个官员多多少少总有一些不宜为人知的事情,并不一定是贪脏枉法,比如辖下发生了重大案件,为了考评所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隐瞒上报,又或者兄弟不和、邻里纠纷、或者家人横行乡里,事情不是很严重,但是如果被御使查出来记入档案,考功成绩就不会高,就会影响他们今后仕途的发展。

  御史台监察院从来不许和宰相有瓜葛,但是每个宰相都费尽心机要控制御使台,赵普在的时候,整个御史台几乎都在他的控制之下,只有少数御史被赵光义网罗了去,最后利用赵普得意忘形,占皇地、起大宅等几件事情攻其要害,把他赶出了汴梁。

  如今张洎用的法子与赵光义异曲同工,御史台大部分监察官如今在卢多逊的掌握之中,可是你要扶持一些人,总要挤占另一些人的利益,这些人就投向了张洎。虽然只是一小部分,但是已经足够了。张洎只是做个暗示,他的人就开始巡察地方,进行考评检查,然后发现了赵普一脉残余官员的一些劣迹,记入了档案。

  御史有监察权,但是最终的考功权属于宰相,这考功权也就是人事权,所以这些足以影响其前程但是又可大可小不予的问题是否列入考虑之内,得卢多逊说了算,这就是宰相的权力。这些官员本是赵普一脉,直接去找卢多逊,人-->>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