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对他的政令一直持抵触态度,现在与张浦走的又较近,种放把他们调过去,一来可以把他们调理夏州,方便自己对夏州的控制,同时又可借呼延傲博消耗他们部落的实力,正可谓一举两得。

  朝廷有权调动部族军,拓拔两兄弟自然不能抗命,他们一面率族人向兜岭迁徙,一面派人再携重礼向张浦诉说冤屈,可是种放的理由冠冕堂皇,张浦也无法反对,于是张浦就用了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法子,向杨浩提出以嵬武部一族之力,恐难敌萧关守敌,请求再调苏毗部落一万二千帐以为补充,受嵬武部节制。

  苏毗部是拓拔苍木的部族,也就是如今深受杨浩重用的苏毗部少族长拓拔昊风的部落,种放守夏州时,拓拔苍木父子与他走的甚近,如今算是大学士派的亲信,张浦把他的部落抽调一部迁往兜岭,且受嵬武部节制,嵬武部自然会把他们安顿到自己部落的前面,以他们为缓冲,避免嵬武部与吐番大头人呼延傲博的直接接触。

  大学士和大都督之间的明争暗斗,虽然整个兴州甚至整个夏国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似乎并无人敢把这两个大人物不和的情形告诉杨浩,杨浩对此似乎全不知情,于是马上就答应了张浦的请求。这一来种放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在这场明争暗斗中吃了不大不小的一个暗亏。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认为杨浩对自己手下群臣全不了解,比如总是牛皮糖一般粘在杨浩身边的起居舍人穆余峤。但是制衡之道本是帝王权术,种放和张浦都有极大的权力,他们之间不和显然比彼此亲密无间更利用杨浩统治的稳定,所以即便是自以为看出了杨浩真正用心的人,也不敢将之点破。

  苏毗部做了嵬武部的马前卒自然不甘心,消极怠战那是难免的。而嵬武部与苏毗部不合,如今难得能掌握了对他们的控制权,有意借呼延傲博的手削弱他们的实力,却是不断挑起与呼延傲博之间的战争。苏毗部和嵬武部的牧场都在夏州附近,如果苏毗部就此败落下去,当然有利于嵬武部。

  两部族不合,本已是兵家大忌,,这两个部落背后又站着两个正在暗争暗斗的大人物,互相下绊子拖后腿,内耗的厉害,前方的战果可想而知。

  苏毗部不甘心被嵬武部当枪使,却又不能摆脱嵬武部的控制,只能被迫与呼延傲博直接接触,结果不但未能完成张浦逐次递进的计划,反而在呼延傲博面前连连吃了败仗。

  起初,呼延傲博的部族军队时常北侵,苏毗部很难形成像样的抵抗,被掳走了大批-->>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