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浩松了口气,忙道:“塔利卜先生是远方来的朋友,又是大郎的旧识,既然到了银州,就是我尊贵的客人,不需要拘束,请坐,请坐。”

  杨浩在主位坐了,崔大郎陪着塔利卜坐在左首,李一德在右首坐了,上上下下不断地打量他们。杨浩也在看这位塔利卜,塔利卜虽是长途跋涉而来,却是极为干净,身上一尘不染,他含笑坐在那儿,态度从容,神情飘逸,绝无半点市侩的铜臭气,似这样的人物,如果说是做生意的,做的也是极大的生意,小商人是没有这种气度的。

  府上侍婢送上了香茗,杨浩请了茶,端起茶盏一边轻轻撇着茶叶,一边微笑着问道:“据我所知,朝廷灭南汉国后,已下了禁令,不允许大食国商人走陆路从西域往朝的,而是要求你们从海路通商,自广州来朝,而且这些年来西域不靖,往来经商确也危险,塔利卜先生为什么还要不辞辛苦地自西域过来呢?”

  塔利卜欠了欠身子,说道:“太尉大人明鉴,宋国朝廷要求我们从海路来朝,都是为了我们大食商人的安危着想,这是好心,我们本该遵从。可是海上路途遥远,路上的损耗远远大于自陆路而来,再加上风浪、暴雨、海盗,都是我们的大敌,相形而言,从陆路过来虽说有些风险,比起海路的损耗还要小的多。所以我们还是愿意从陆路来与中原通商的。听大郎说,太尉大人重视工商,塔利卜非常希望以后我们的商队能够得到太尉大人的照拂。”

  塔利卜姑且说说,杨浩也就姑且听听,其实两人都知道真正的理由当然不是那么简单,宋国禁止大食人从陆路来经商,是因为他们从西域来,那就既可以与宋国经商,也可以与契丹经商,宋国对契丹实行经济封锁,盐铁都重要物资都实行禁运,可要是西域商路畅通,那宋国想从经济上削弱契丹的目的就失败了。

  而对西域来说,目前掌握在吐蕃、回纥和夏州李氏手中,他们的首领、头人也并非不知道商业的重要,对大食商人的到来基本还是持欢迎态度的,可是由于诸部族之间时常陷于战乱之中,各部族的军队一打起仗来就像土匪一般,烧杀抢掠什么都干,对这些富有的大食商人,那些乱兵只图眼前的小利,自然是不会放过的,于是赵匡胤一灭了南汉国,拥有了出海口,马上就以保护异国商人安全为由,下旨今后大食商人只能经由海道来朝。

  杨浩也不说破,哈哈一笑道:“惭愧啊,西北族部众多,各有统属,本太尉可约束不得他们。”

  塔利卜含笑道:“塔利卜只是一个商人,可是-->>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