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只延伸向两侧两里有余,成半圆状护住内城,就像当初杨浩以党项七氏少主身份造访五了舒的营寨,草地上搭一道辕门,两边插一道尺高的篱笆,延伸里许,就当作是城门了,并没有完全把内城遮于中间。

  杨浩衣冠整齐,就如同在宋国上大朝会,一袭绯色官衣,头戴进贤冠,方心曲领,饰玉佩绶,腰间挂着银鱼袋,白绫袜乌官靴,衣冠楚楚,一表人才,与契丹官员迥异不同,许多侍卫、宫女经过他身旁时,都免不了好奇地侧目观看。

  不一会儿,只听鼓乐齐鸣,杨浩热血沸腾:“萧后上朝了,冬儿……冬儿现在就在殿中,她想我……一定想得望眼欲穿了。”

  一个内侍走到了城阶前站定,高声唱礼:“皇后有旨,宣……宋使杨浩晋见~~~~”

  杨浩吸一口气,强抑着激动的心情缓步登阶,两个捧着觐见之礼的随员跟在他的身后。墨舍人前头引导,一进五凤楼,就觉得这北朝的殿堂不算宽广,尤其是刚刚经过庆王之乱,朝中官员七零八落,站朝的官员也不多。杨浩不及细看,遥见御阶之上红袍凤冠,端坐一个娉婷女子,余外却无显目的红颜,却不便四下张望去找冬儿,只得目不斜视,昂首挺胸,径自走到御阶前五步开外驻足停下,长揖一礼,朗声说道:“外臣杨浩,奉我皇帝陛下旨意,朝见贵国皇帝、皇后陛下。”

  御座上一声轻咳,一个女子声音道:“中原皇帝为两国友好,遣使远来,朕心甚慰。贵使长途跋涉,远来辛苦,平身吧。”

  那声音听来柔和悦耳,却又不失威严,一口汉语,说的十分地道,杨浩不敢抬头多看,道一声谢,直起腰来,微微退后一步:“敝国与贵国相依唇齿,敦睦无嫌。月前急有我国边民与雁门关附近受贵国族人劫掠烧杀,我皇陛下深感惋戚。为恐兵衅猝起,大局益形纷扰,特令下臣出使贵国,期盼贵国缉凶正法。”

  萧后微微一笑,莞尔道:“贵国雁门关内百姓受匪盗劫掠一事,朕已知晓。朕闻之震怒,贵国百姓深受其苦,朕亦为之悲叹。迩来边境匪盗日益猖獗,烧杀劫掠,无所不至。我国百姓亦深受其害。适时,因我国内庆王谋反,朕无暇顾及,肆后已然派兵围剿,朕刚刚得知,贵使来此路上,便逢五千马贼劫杀,适为我剿匪之军灭之,询其幸存,始知雁门关百姓受袭,便是这股匪盗所为。今这股马贼已然伏诛,贵使亲眼可见,当可回覆贵国皇帝陛下。”

  杨浩称诺,话风一转,又道:“我皇帝陛下此番遣使前来,虽为雁门关百-->>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