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岸便哭爹喊娘地直奔城池,既无队形,亦不顾从属,根本就成了一群乌合之众。

  曹翰立即鸣鼓进攻,挥军掩杀,抗令上岸的唐军被劈瓜切菜一般杀得落花流水,水面上的唐军更不用说了,曹彬的军队大模大样靠近,直接登船做战,双方混战正如火如荼,曹翰杀光了抗令上岸的唐兵,已夺了他们的船也向唐军水师迫来。

  胡正眼见大势已去,这仗败得窝囊,痛哭流涕地被几个亲兵掩护着逃到排布在后方的战舰上逃之夭夭赶往当涂报信去了。

  消息传开,沿江唐军惊惶失措,只能设置障碍、施放火箭沿途阻碍宋军水师的行进速度。曹彬片刻不留,只奔芜湖,准备拿下芜湖,继而转攻当涂。而此时,采石矶之战已经打响了。

  赵光义本是一员武将,当年跟着大哥征南讨北,虽未独立领过兵,却也熟谙军事,谈论起兵法更是头头是道,至于是不是纸上谈兵的赵扩,正验证于今日。

  他兴冲冲挥师南下,一路马不停蹄、日夜兼程,赶到采石矶与曹彬汇合的地方时,曹彬的水师还未赶到,按照赵匡胤的吩咐,他的马步军要藉曹彬之助渡江作战,然后赵光义等不及了,听说曹彬尚未赶到,赵光义大喜,立即下令搜罗沿江渔船强行渡江。

  他的目的只有一个:抢功!

  曹彬战功赫赫,是宋国当前的武将序列中排名第一,如果赵光义能抢在曹彬到达前,根本不需他的水师相助就攻破唐国要塞采石矶,那就能一鸣惊人,一跃成为宋国最擅战的第一大将。虽说闽南还有一个潘美亦以善攻而闻名,但是论官职、论声望,潘美比曹彬还略逊,也是无法与他相比的,他治理开封十年,文治功夫已是尽人皆知,到那时他的武功必也名扬天下。

  可是天险不是那么好攻的,凭着一些搜罗来的大小渔船就想攻破要塞谈何容易,采石矶唐军守将是马步军副都部署杨收、兵马都监孙震,他们手中有精兵两万,采石矶一战,宋军丢盔卸甲,血染大江,第一战竟尔败了。

  赵光义自知凭宋国实力早晚都能打下唐国,他的大军只须佯攻吸引采石矶守军,使他们不得分兵,只须掩护曹彬水师到了,这一仗大有可为,但是他立下了三个月平定江南的军令状,要的就是一鸣惊人的效果,如果打上半年或者一年,那与党进何异?

  是以赵光义下了死令,征召敢死之士彻夜不停强攻要塞,并且下了屠城的命令激励三军,允诺只要攻下采石矶,可任士兵劫掠当涂城,财帛女子尽归其所有-->>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