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彼此不曾说过一句话,也不曾与她再有过任何交集,可他就是爱上了她,就此无可自拔。只因为,那个不曾与他说过话的女孩儿,与他错身而过时,因为他为自己让路而向他温柔一笑。

  那一笑是那般温柔亲切,壁宿依稀记得,似乎童年时候,自己的母亲就是这样温柔含蓄的笑容。多少年了,战乱之中,他的亲人都已死亡殆尽,他无亲无故,流落江湖,如同无根的浮萍,从来不曾有过爱情、亲情的滋味,结果却为这个素不相识的女孩儿的嫣然一笑挑动了他心底的情愫。

  那个女孩儿,是一个比丘尼。

  ※※※※※※※※※※※※※※※※※※※※※※※※※※※※※想要找到她,谈何容易。

  江南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如今的江南在李煜的打理下何止有四百八十寺。

  李煜好美色、诗词、佞佛、嗜下棋。江南佞佛之风,自李煜继位后,更是愈刮愈烈。他每日退朝,都要与小周后换上僧衣,打坐念经做做功课。中书舍人张泊本不信佛,但是投皇帝之所好,每回见到李煜都与他大谈佛法,因此便一跃成为他身边的宠臣,济身显宦之列。有此人为表率,朝中文武都一窝蜂的都信起佛来。

  江南佛寺本就众多,李煜又下诏在金陵城南的牛头山上造佛寺千余间,宫禁中为此捐资巨万,甚至就连宫苑中也建起了一座静德寺,一时间仅金陵城内的僧徒多达近十万人。这些僧人不耕不织,坐糜钱粮,帑藏告磐,便去骏剥百姓,弄得民怨沸腾。

  要知道出家人是不用缴赋税、服兵役、出徭役的,所以在劳动力短缺的古代,朝廷一般都会严格限制僧人的数量,否则出家人太多,国家的财力、物力就会大受损失,后周的世宗皇帝柴荣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大兴灭佛之举,毁佛寺三万多处,让数十万僧人还俗种田。而李煜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不但取消了对出家进行审核的“普度”制度,而且因为他是佛教信徒,还以皇帝身份亲自出面同道教争夺信徒,规定如果道士愿意改行信佛,官府便赏黄金二两。

  这其中大有文章可做,于是真和尚假秃驴满山遍野,其中许多谋的不过是利益。比如说,有人挂靠到佛寺之下,其实只是寄名弟子,但是家中产业都成了佛田,朝廷一文钱的赋税都拿不到。又有人假意先去做道士,度谍一到手就改行做和尚,趁机领取朝廷的赏赐。

  也亏得李煜父祖两代留下的家底殷实,才禁得起他这么折腾,唐国今日国力衰退至此,军心民心焕散,与-->>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