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铉面前出乖露丑,是以有心维护。至于晋王,目前仍兼着开封府尹的职务,也不宜做为接迎大使。再者,一想起要跟徐铉打交道,赵光义也着实怵了他那张嘴,赵光义也不愿出面。

  这样一来,朝廷派出迎接使团的官员就得从朝中官员里选择一个位高权重者,方与对方规格相当。人的名儿,树的影儿,徐铉快嘴如刀的名声早就传遍天下了,大宋朝廷这些重臣都怕自己说不过那徐铉,到时候给朝廷丢了脸面,也有损自己的名声,是以百般推诿,无人愿意担当此任。

  挑来挑去,最后当朝宰执责无旁贷,赵普只好亲自出马。赵普其实也不太情愿,徐铉此人他虽未见过,可是对方的名声他却是听过的,他赵普一本《论语》如今才学了一半,让他去和江南才子徐大学士打机锋,他哪有那个自信?

  不过,他收受吴越国贿赂,被赵匡胤撞个正着,如今正是将功赎罪的当口儿,哪还好意思推却?只得硬着头皮答应下来。好在官家也说了,按照规格,得有这么一位可与王爷比肩的首辅大臣接迎,至于按迎之后,我朝宰相公务繁忙,全程陪同的详细之事由鸿胪寺负责,赵普这才放下心来。

  至于鸿胪寺方面,那位本来就时常多病的大鸿胪章台柳老奸巨滑,一听说南唐使节团的阵容,马上病得爬不起床了。而右卿高翔,凡事都想跟杨浩争个高下的,这一回也尽显高风亮节,全无争宠之心。

  杨浩可不知道徐铉是何许人也,无知者无畏,赵匡胤一说,他便欣然答应下来。等他回家把自己接的差使一说,吴娃儿忙道:“官人,听说这徐铉一张铁嘴,如枪似箭,极是犀利,朝中百官互相推诿,都是怕了他这张嘴。

  官人智计百出,当然不逊于人的,但这位徐大学士学识渊博,却并非只有一副好口才。江南李煜建一座楼,搜尽天下孤本绝本,唯徐大学士博览其中万卷丛书,深晓古今无数生僻典故、经史,若是他信口道来,官人懵然无知,对答失礼,丢了自己颜面小事,可是这一番非比寻常,乃是代表宋国朝廷啊,朝中那么多博学鸿儒,怎不见一个出头?偏要官人来顶缸。”

  杨浩一听就毛了,立马进宫辞谢差使,自承学识浅薄,难以应付江南第一才子。

  赵匡胤哈哈大笑,对他说道:“杨卿当初在广原时,嘻笑怒骂,硬生生把个江南才子陆仁嘉骂得吐血,难道如今对付不了这个徐铉么?”

  杨浩苦笑道:“官家,当初痛骂陆大名士,臣是使了些无赖手段,反正臣是一介布衣-->>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