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日就要赶赴江淮,为朝廷筹措粮草。本王这里预祝你旗开得胜、马到功成,为我大宋再立扶保社稷之不世功勋。来来来,大家都举起杯来,杨院长,请酒。”

  杨浩慌忙立起,举杯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卑职所为,不过是份内之事,当不得千岁与诸位同僚如此相敬。”

  “哈哈,杨院长客气了,能为我大宋力挽狂澜,解危于倒悬,就当得起本王敬这一杯酒,杨院长,请。”

  赵光义几时对自己属下如此礼敬来着?眼看诸位同僚纷纷举杯,面露艳羡神色,杨浩忙道:“上下有别,尊卑有序,千岁敬酒,卑职实不敢当。”

  赵光义一笑说道:“既如此,德崇,你替为父敬杨院长一杯。”

  自一旁应声走过来一人,白袍如雪,目如郎星,看年纪才只十六七岁,这少年手捧一杯酒,欣然笑道:“杨院长,德崇久闻院长英雄事迹,仰慕的很,今日才是头一遭儿得见尊颜,德崇替父亲敬一杯酒,院长切勿推辞。”

  这少年就是赵光义长子?瞧来一表人才,谈吐也十分得体。杨浩不能继续推辞,连忙称谢先干为敬,那少年兴致勃勃又道:“德昭哥哥要往江淮为朝廷筹粮,德崇羡慕的很呢,等德崇到了及冠之年,也要出来为朝廷多做些事情,杨院长足智多谋,做事干练,到时还要请院长多多指点。”

  “不敢不敢,小王爷客气了。”这少年显然对杨浩十分感兴趣,客套话说过,干脆端了酒杯过来与他同席,一直询问他带领北汉百姓迁徙宋境的一路经历,杨浩只得简略作答,谁知这少年也不知从哪儿打听来的,对杨浩的事居然知之甚详,而且传来传去,传到他耳中的故事已大为夸张,连杨浩在万马军中厮杀之际,对旁人说过什么‘豪言壮语’,当时做种种选择出于什么考虑,都说的头头是道,似乎比杨浩还清楚经过,他想问杨浩,只是想从事主这儿再加证实罢了。

  最后杨浩无话可说,倒是这少年滔滔不绝,把杨浩有的没有的种种事迹一一道来,在他听来的传言当中,杨浩立马成了高大全的完美英雄了,听的杨浩啼笑皆非。

  赵光义见儿子与杨浩相谈甚欢,只微微一笑,也不去打扰,径回了自己座位,向宋琪侧首问道:“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精通吏术的宋琪貌不惊人,三络鼠须,穿一袭黑白两色的直掇长衫,发系一条冠巾,斯斯文文,身材瘦削,听了赵光义的话,他微微一笑道:“王爷请放心,属下已派了最机灵的人去,他的把柄多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