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股东大会进行表决,所有股东全票反对收购案,柳总不得不亲自出马,一票否决了全体股东的反对票,终于促成联想与IBM的这桩婚事。

    等到收购案尘埃落定,柳总在北大MBA总裁班上课时,问有多少人看好这次并购。结果,全班93个学生(都是公司高管),只有三人举手,其中两人还是联想的部门经理。

    不能说柳总和杨总愚蠢,也不能说他们做错了,他们就是在进行一场豪赌。这场豪赌让联想赚尽了面子,让联想获得空前关注和支持,但也为联想埋下无穷的后患。

    大家见过蛇吞象吗?

    现实当中,经常出现蟒蛇生吞羚羊、鳄鱼等大型动物的情况,有时候蟒蛇还会被撑破肚皮。即便没有撑破肚皮,也只能原地躺着不动来消化食物,这时候随便有人拿块石头都能把蟒蛇砸死。

    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就是这样,不但抽干了联想所有资金,还让联想置换了部分股票,并欠下一屁股的债务。本来资金极其充裕的联想,在接下来数年内都只能像饱食的蟒蛇一样,把所有精力全部用来消化新收购的PC业务,错过了无数的投资机会,也错过了最关键的转型期。

    如果能够消化还好,可愣是消化不掉,吐不出来、拉不出去,一直憋在肚子里难受得要死。

    收购案发生之后的十年里,让联想倾家荡产买来的IBM业务,仅仅只有一个月在盈利,剩下的时间全部在亏本。联想不得不把从中国市场赚来的钱,日复一日的拿来养欧美市场,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将欧美市场盘活。

    最致命的还不是这些,收购案直接把联想的发展路线绑死,那就是——国际化!

    本来好好的“柳、杨、马”三驾马车,因为执行国际化发展路线,“柳马”二人直接隐退,挖来不少外国佬担任联想高管。结果呢,联想不但国际化没有做好,反而在洋人高管的领导下,把本土市场策略搞得一团糟,被戴尔和惠普疯狂抢占中国市场。

    因此引发的恶性循环,犹如滚雪球般壮大。

    海外市场不断亏本,本土市场也在亏本,怎么办呢?联想就把不赚钱的业务,一股脑儿甩给渠道商,渠道商再想方设法的从客户那里坑钱。客户心里有怨气,渠道商同样有怨气,这些怨气,在积压五六年之后迎来大爆发。

    杨总当时已经镇不住场子了,退休多年的柳总不得不重新出山,让联想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