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家办一场,仙酒厂区办一场,市区酒店再办一场,且三场宴席同时举办。

    迎亲队伍一水儿的豪车,全城百姓夹道围观,因为场面实在太震撼,婚车足足有66辆之多——这些车大部分都是借来或租来的。

    “好壮观啊!”林卓韵难免有些羡慕。

    宋维扬笑道:“要不我也给你补一回大场面的?”

    林卓韵立即摇头:“还是算了,太麻烦了,迎来送往的能把人累得够呛。而且太过招摇,郭兵家里就不怕舆论影响不好吗?”

    宋维扬说:“郭叔叔我是知道的,平时特别低调一个人,而且嘻嘻哈哈显得没什么主见。但他打定主意的事情,八头牛都拉不回来。当初我爸想要办酒厂,我妈都还在考虑呢,郭叔叔就第一个站出来响应,甚至瞒着家里把两头大肥猪卖了入伙。”

    说到这里,宋维扬突然笑起来:“当时郭叔叔全家都在村口吃生酒,刘太爷80大寿请了全村人。郭叔叔只喝了几口,就谎称闹肚子开溜了,请来镇上的屠户把自家大肥猪拉走。我表舅公(郭兵的爷爷)回家一看,还以为家里遭贼了,直接跑去公社派出所报警。后来事情搞清楚了,表舅公抡着扁担把郭叔叔打得半死。郭叔叔死活不把钱吐出来,只说自己把钱都输光了,这就是仙酒集团的第一笔股东投资。”

    “只能说郭叔叔很有眼光。”林卓韵道。

    宋维扬道:“郭叔叔心气儿高着呢,刚恢复高考的时候,我爸弄来一批复习资料,跟村里几个上进的年轻人一起补习,又一起去参加高考。结果一个都没考上,大家只能心灰意冷回来种地,只有郭叔叔选择继续读书去考中专。当然,他的基础太差,最后连中专也没考上。仙酒集团的元老们入狱之后,只有我爸和郭叔叔在狱中坚持读书,我爸把《二十四史》给补完了,而郭叔叔竟然在狱中拿到了西康大学的函授学位。”

    “在押囚犯也可以读函授课程?”林卓韵有些惊讶。

    宋维扬说:“当然可以。1985年的时候,本省有个叫曾应龙的农民,在娃娃鱼肚子里放入黄绫,黄绫上写‘假龙沉,真龙升;河之南,降太平’。然后他把这四句编成童谣,教村里的孩子们传唱,又当着全村人的面从娃娃鱼肚子里取出黄绫。遂天命所归,登基称帝,国号‘大有’,建元‘太平元年’……”

    “哈哈哈哈,”林卓韵没等宋维扬说完,-->>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