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总你好!”张诚连忙握手。

    郑学红瘪着肚子握手道:“你好你好,《长江日报》我天天都读,是一份很好的报纸。”

    纯属扯淡,郑胖子又在睁眼说瞎话了。

    《长江日报》虽然是此时中部地区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但影响力根本触及不到西康省,容平市甚至想买都买不到。

    张诚也不是来听客套话的,直接问:“郑总是专程来江城布置捐赠救灾工作的吗?”

    郑学红说:“抗洪救灾,人人有责,喜丰公司肯定也要出一把力才行。”

    张诚问:“喜丰准备捐赠多少数额的物资?”

    “这得看具体灾情,”郑学红道,“我们当然希望捐得越少越好,这意味着洪灾会很快平息。但如果洪灾继续扩大,我们会想尽一切办法,让灾区的战士和群众吃上放心食品,喝上放心的纯净水。”

    张诚道:“也就是说,喜丰没有确定捐赠规模,而是灾情越重,捐得越多。”

    “可以这么理解。”郑学红道。

    张诚问:“能说一下喜丰的抗洪救灾计划吗?”

    郑学红道:“首先肯定是要联系受灾地区的政府和抢险部队,通过他们了解具体灾情。哪里需要方便面、饼干和纯净水,我们就从附近的仓库调运过去,然后整体转交给相关工作人员。还有就是跟灾区政府合作,在饮水特别困难的地方,设立免费供水点,无偿提供给附近的灾民。”

    张诚问:“工作做起来很艰难吧?”

    郑学红说:“确实艰难。许多街区和道路都被水淹没了,送货的汽车根本开不过去,只能由我们的志愿者一箱箱的用肩扛。”

    张诚问:“喜丰公司的志愿者,有奔赴抗洪第一线的吗?”

    “我们不鼓励员工到抗洪第一线。”郑学红道。

    “为什么?”张诚问。

    郑学红道:“第一,是为员工的生命安全着想。第二,是不想给政府和部队添麻烦。报名做志愿者的员工,大部分都没学习过救灾知识,也缺乏统一的调度和管理。他们如果贸然前往抗洪第一线,很可能操作不当遇到危险,这时还要分出抗洪战士去救他们,于公于私都是不好的事情。所以,我们只是把食物和饮水运输移交给相关人员,并在相对安全的地方设立免费供水点。”<-->>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