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发一轮,已经进行了足足十多轮,战果则是将蒙古骑兵覆灭。

    七万骑兵,当然没有全部死于炮火轰击和同胞的踩踏中,至少有三万人是四散而逃的。

    看似人数很多,可实际上已经不足为惧,蒙古的军魂散了,重新回到一盘散沙的境地。

    这一刻,目睹着必胜之势,顾承脑海中灵光一闪,突然向着蒙古军大喝道:“铁木真,你可愿降宋?”

    可愿降宋?

    可愿降宋?

    ……

    这四个字在战场上传播出去,两军都是一顿。

    铁木真此时回归蒙古中军,却已然按压不住那些惶恐不堪的士兵,闻言更是怒火冲天,大吼道:“休要辱我,蒙古勇士,宁死不降!”

    “宁死不降?这批青壮全军覆没在此,今年的草原上,就要遍地骸骨了!死的何止十万?”

    顾承冷笑,无比残酷的话语传入每个蒙古人耳中。

    他们全部变色。

    草原游牧民族为什么要连连侵犯中原?

    就是因为条件恶劣,资源稀少,必须要掠夺中原的粮食和财富,才能生存。

    而在未能入主中原,抢了东西依旧要回家生活的情况下,青壮年的重要性自不必说。

    毫不夸张地讲,此次大宋的十万军队,如果全员覆没在贺兰山下,五年不到,又能拉出一支大军。

    可蒙古十万精锐,若是全数葬于此地,那么单单是这个冬天,草原上就不知要有多少孩童妇女饿死,蒙古甚至会一蹶不振,至少要一两代后才能恢复元气。

    “你难道会放过我们?”

    铁木真脸颊抽搐,从未如此痛恨过一个人。

    他败了,虽然是中计上当,可正如顾承所言,兵者诡道也,输得也无话可说。

    可现在顾承还要戏耍蒙古的勇士,假惺惺劝降,就是羞辱。

    铁木真绝不相信雄才伟略的大宋太子,会放过覆灭蒙古的机会,给予他东山再起的机会。

    顾承脸上浮现出博纳四海的威严与包容,正色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为什么不能放过你们?”

    铁木真与顾承遥遥-->>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