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不够没关系,顾承已有安排:“此次北伐,若能摧枯拉朽,击败金国,自然最好,若战事胶着,粮草供应,全军命脉,或许就要系于武林群雄之手了!”

    顾承给武林人士的定位,不是傻乎乎地去冲击正规军队,无谓牺牲,而是斥候、暗杀与夺粮!

    前两个自不必说,轻功与暗器本就是武林人士的优势所在,至于最后的夺粮,也是受到杨过率领近千武林好手,烧毁蒙古大军的粮草启发。

    虽说夺粮和烧粮的难度是截然不同的,但有些事情,实属无奈。

    纵观历史,南宋难以北定中原,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粮草。

    不是南宋缺粮,它每年还向金国进口稻米呢,而是缺少马匹,没有足够的马车运粮。

    后勤问题难以解决,就意味着不能打持久战,而想要靠短暂的连续战术胜利,彻底灭亡金国,军队和将领素质必须远远强于对手,就好比五十年前的岳家军。

    可惜现在的南宋,再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神勇之军了。

    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速战不得,久战无力。

    所以顾承才以武林人士,来补足粮草的问题。

    既然运送没有办法,那就抢夺!

    抢夺的不是老百姓的粮食,而是金国各城粮仓。

    早在一年前,顾承就让丐帮渗入到金国区域,将各地粮仓标注,探查情报。

    恰好金主完颜璟认为金国逐年来粮食产量越来越少,下令用灌溉增加可耕土地,金国的地方官,凡所治地区使可浇地亩扩大,粮食储备增加的,都能升官。

    如此一来,金国各城的粮仓自然大大富足,官员为了升官,去百姓家掠夺粮食的事情,也屡见不鲜,本是一件好事,反倒激发了民怨。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金国内部的情况,顾承了解得甚至比完颜璟还清楚。

    此时完颜璟下台,文官大批大批被杀,各自的政务堆积如山,一片混乱,更是夺粮的最佳时机。

    若是武林人士能在统一号令下夺粮,神出鬼没,来去如风,绝对会令金国防不慎防,大为头疼。

    当顾承展开一卷山川地形图,看着上面那标注的红点,虚竹知道再也拒绝不得,伸手接过:“定不负使命!”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