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首的是五艘巨舰,正是杨素亲自督建的五牙大舰,甲板上楼起五层,高达十二丈,每舰可容战士八百。

    这种规模,相当于后世十五层的楼房行于江面,在五桅布帆张满下,舰群还能以快似奔马的速度逼近,船上更有灯柱映照,火光耀天,星月都为之黯然失色。

    这是为了阻截敌人的退路。

    南陈被破时,陈叔宝其实是有机会逃到海上去的,但他太过懦弱,居然宁愿躲入井中,来了个瓮中捉鳖。

    杨素当然不知历史发展,但他滴水不漏,可谓面面俱到。

    说时迟那时快,隋军刚入城万人,杨素伸手一挥,下方突然耀起火把,数以千计的抓钩甩出,同时数十架云梯落上,隋军攀登,开启强攻。

    霎那间,喊杀震天!

    城内果然设有伏军,但更可怕的,还是城外的强攻。

    夜间除了袭营外,罕有战事,也许电视剧里经常出现举着火把夜战,实际上这几乎不可能发生。

    因为火把照耀,能见度很低,指挥都不便,所以但凡夜里攻城,基本上白天都是血战一日,日夜攻打,连续不断,为了将城内守军硬生生拖疲拖垮,代价则是伤亡极大,属于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手段。

    但现在,杨素的军队,就在这个时候攀墙强攻!

    辛弃疾见了,都不禁露出钦佩,又倒吸一口凉气。

    杨素此举,无疑是万全之策。

    如果献城是真,那隋军杀入城中,足以定下大局,外面的强攻哪怕做了无用功,也是无碍;

    如果宋缺故意诱之,那城内的隋军披甲持盾,即便给他们杀,也非一时之功能够灭之,为城外大大减轻压力。

    昔日百人敢死!

    今夜万人为饵!

    士兵的性命在杨素眼中,显然只是数字,为达目的,不惧牺牲。

    问题是这又何必?

    建康并非易守难攻的襄阳,以杨素麾下的军力,堂堂正正压至,叛军绝对抵挡不了,三月之内必然下城,何必为求速度,牺牲如此巨大。

    杨素眼中却闪烁着火光,无丝毫波动。

    隋军伤亡巨大,战局异常惨烈,才能弥补之前为-->>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