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大人,都寄宿在学校,但学校的条件却是极差。

    春节刚过,村民们大多都还没有外出务工,一听说是援建学校的慈善机构来了,顿时都纷纷追着过来看,村干部和校领导则是赶来接待。

    杨阳和苏叶都戴着棉帽和口罩,也不怕被人认出来,只是下车时,看到学校的情况,他们都有些呆住了。

    有时候语言的表达是很有限的。

    这一路上,沈军跟他们说过很多关于这所学校的情况,他们也曾经想象过,可当他们亲眼所见后,却依旧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

    根据学校领导和村干部的介绍,这所学校至今已经有六十多年了,三十年前又兴建了现在的教学楼,采用砖木结构,也就是墙壁是砖砌,顶盖是梁和瓦。

    由于年久失修,梁木早已腐朽损坏,不少墙体也都倾斜,裂纹处处,这还多亏了村里和学校经常维修,否则怕是早就倒塌了。

    杨阳站在操场,远远看着那栋两层教学楼,墙面斑驳就不说了,窗户也破了几块,天花板更是给人一种摇摇欲坠,随时都可能会掉下来的感觉,令人望了都有些害怕。

    校领导倒是大心脏,又或者已经习惯了,笑着表示不碍事,他们过年前才刚刚加固了一遍。

    旁边是一栋单层的长排砖木平房,是学校老师和学生们的宿舍。

    还有一栋小平房是厨房和食堂,杨阳特地探头过去看了一下,发现厨房是烧柴火的,地面只是草草扫了一层水泥浆,四面白墙泛黄,到处都是油污,卫生条件根本就无从谈起。

    而当杨阳走到操场另一侧时,留意到教学楼后面是小土坡,用石头砌出了一堵墙,用于加固,防止雨天的时候,山坡上的泥土滑落,但年代久远,石头墙看起来已经是摇摇欲坠,天知道下一次的大雨是否会将它冲垮?

    而如果冲垮了这堵墙,从山坡上流下的泥土将直接冲到教学楼下学生们课间玩耍的地方。

    杨阳和苏叶四处看了看,这里的条件之恶劣,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意料之外。

    沈军则是在村干部和校领导的陪同下,带着同事四处拍照,因为他们在实地考察,确定要援建学校之后,会立即拟定一份援建方案,做出一份预算,并公布在网上进行筹款。

    这一次由于苏叶认捐,所以他们不需要再进行对外筹款,但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还是-->>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