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机,大小如同一辆小轿车,由两人并排操纵,共同向前推进。这一次总算不再像伐木那些的纯手工了,至少达成了半机械化作业。虽然单台掘进机的作业面相当有限,想要开出一条足够大的斜面通道需要数台并排掘进,挖出一条通道后面再跟几台,再挖低一层,如此一层层削土,才能开出一条足够大的通道。

    然而这个方案的好处就是,只要10台建造机一起工作,30分钟就能生产出掘进机全部零件,再由人工组件,再用30分钟一台掘进机就出炉了。基地目前有上百台建造机,全力以赴,一小时就能生产十台掘进机。而唯一一台大型建造机更是可以直接生产出掘进机,只需要20分钟。

    楚君归毫不犹豫地将这个方案付诸实施,他动用了一半产能,2小时之后基地内就响起震耳欲聋的挖掘轰鸣。楚君归这才发现方案的漏洞,他忘了降噪。但这只是小问题,把战甲噪音过滤打开就行了。

    解决了原料供应,就需要加大原料处理能力,于是楚君归又开始生产精炼炉和有机质分离机。有了处理过的原材料,还需要把它变成设备和消耗品,于是试验体造好精炼炉后,就开始着手做制造机。产能提升后,原材料又不够了。

    如是循环,仅仅过了两周,楚君归就将基地整体产能提升数倍,逐渐回到从前的巅峰水准。

    此时的基地日产各类金属近800吨,无机普通材料1200吨。这些无机材料其实就是炼土的副产品,成分以硅为主。这些材料大部分是建材,会制成预制的标准块,直接搭建建筑。

    第15天清晨,楚君归在例行和各负责人谈过之后,习惯性地要在基地内走一圈。他信步走到新开拓的区域。

    新区域内数百人正在紧张工作,此时废墟清理和材料回收已经基本完成,便在修建新的建筑。

    十几名工程师正抱着类似于消防水龙一样的长管,不断向一处墙壁缺口喷着乳黄色的速干建筑材料。喷出的泡沫状材料很快将墙壁上原有的缺口封上,然后再由工程师抹平墙面,半小时后新的墙体就变成极为坚硬光滑。

    此时工程师们正将原有放置二代火种的大厅扩大,以后这里将是新的工业区,会大量发热的设备比如说精炼炉以及需要环境热量的设备比如有机质分离器,都会集中在这里。原有的生产区腾出空间后,会用来放置新增的制造机。

    在近千人的忙碌下,新扩张-->>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