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间,所有时间都在500小时以上。

    试验体将几十个任务一一试完,然后就开始分析所有数据。这个计算量实在有些大,他的大脑温度又开始升高。

    思索之际,楚君归给芯片发过去一个问题,“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何必瞒我呢?”

    芯片沉默。

    “你知道我一定会得到答案的。”

    芯片继续装听不懂。

    “你就装吧。”楚君归也不跟芯片多废话,他已经大致摸清楚了芯片的软肋所在。

    如果是正常人,或许还真拿芯片这套路没办法,除非是多人团队外加手边有主脑,就这样也得花上几天。但是楚君归自己就相当于人机合一的主脑,从数据采集分析到决策都是在一个系统内,瞬间就能得出结果。

    这一次,楚君归用了整整十分钟,拟出一个带有970余项限制条件的任务,扔给了芯片,准备一击必杀。

    然而他还是低估了芯片的流氓程度。

    或许是芯片觉察到了任务的可怕,加载过程居然变得异常缓慢。现在已经不是任务要执行多久的问题,而是任务本身就传输不过去。

    试验体只觉大开眼界,这芯片连最古老的数据包堵路都用出来了。

    楚君归立刻把任务撤了回来,重新抛了个任务过去。这个任务非常的小,里面只有几条要求。芯片再怎么堵路,也不可能真把路堵死。打个比方,就是它得像金融机构销售那样,不能欺骗,只能误导。

    所以这个小任务很快就送了过去,然后芯片发现,这个任务的要求就是保持通讯畅通。

    芯片虽然流氓,但是和试验体的智慧相比还是稍逊一筹。

    再怎么样,芯片还得在规则约束下生活,而试验体则不用管这一套。

    恢复通路后,大任务就送到芯片手上。芯片瞬间给出一个19000毫秒的研究时间,然后楚君归直接同意。

    芯片把19000字体放得很大,而毫秒两个字小得几乎看不见。若是换了一般人也就中招了,然而对试验体来说所有内容都会转换成数字,字体大小毫无影响。就算芯片把毫秒两个字隐形了,楚君归也看得见。

    看到任务开始执行,楚君归知道,这一仗终究还是自己赢了。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