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所以陈曦直接锁死了这一可能。

  要买东西可以,黄金也可以但统统都有额度过了某个额度,你自己想办法将黄金兑换成钱票,反正中央钱庄不承接这种业务,我必须要保证国内货币的币值稳定。

  这就造成袁家明明有钱,却没有办法将钱转化成物资而价值十几亿的黄金,想要兑换成钱票说实话,这年头还真没有几家有这种规模的流动资金。

  最后转了一圈袁谭盯上了刘桐的压岁钱,没办法真的找不到第二个有这么多钱的人了找陈曦和找中央钱庄一个样肯定不会允许,毕竟不是金本位,生产不出来足量的物资,超发了难道去买黄金?

  这样想的怕不是脑子有问题,所以袁谭只能想办法从刘桐那边兑点钱了,黄金兑钱票,反正刘桐也不花钱,她只是在压箱底,而纸票压箱底哪有黄金给力,我袁家给你全部兑成黄金吧。

  可以说这是目前唯一一个靠谱的渠道,实在不行的话,袁谭就准备在中原搞金饰店,给百姓搞各种黄金饰品,消耗自家的黄金,从百姓手上换取钱票。

  毕竟百姓买了黄金饰品,基本也不会再卖掉,而是作为作为嫁妆一类压箱底的饰品,这份钱票也就算是消耗在本不计算的黄金产业之中,自然袁家就能靠这样换来的钱票购买各种物资。

  这种做法相当于百姓那份本来在陈曦计算中用来购买各种生活物资的钱票,被拿去买了未列入计算的物资,而原本的生活物资,又由袁家接手走了,这样便不会对于汉室整体的物价造成任何的冲击。

  合情合理又合法,但这个回收的太慢,而且这年头百姓能抽出来购买这些金饰的钱到底有多少,袁谭也不太确定。

  所以思来想去,最后主意打在刘桐的手上了,刘桐有钱又不花钱,来,买黄金吧,我袁家黄金量大,质优,还有折扣,可比你那些金票实在多了,反正都是压箱底的珍藏,黄金不更好吗?

  顺带一提,挖刘桐的小金库,也是陈曦一直以来的想要做的事情,刘桐的那部分钱是附带价值的,陈曦一直默认刘桐会花钱。

  可刘桐一直不花,那陈曦就必须要保留一部分的物资,作为某一天大量货币投入市场时的应对。

  实际上陈曦也知道最正确的做法其实是默认给刘桐发的那些生活费不是钱,而是纸,默认那些钱永远不会投入到市场,但这-->>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